最新文章

2020-06-03
謠言破解
保健食品真的「保健」?小心保健食品詐騙陷阱,花大錢還傷身!


台灣健保制度完善,國人就醫相當便利,卻也使得醫療依賴性提升。除了到醫院看病,民眾對於保健食品的需求也逐年提升。根據食品所ITIS團隊統計,台灣保健食品市場產值逐年提升,2019年更超過1400億台幣。藥物、保健食品越吃越多,真的有越來越健康嗎?面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選擇,我們應該如何辨別呢?

來!首先看看這個新聞案例:

台灣人注重保健,保健食品定時一罐一罐購入。

逢年過節,保健食品也是作為親朋好友相互贈禮很棒的選擇之一。

目前在台灣市場,益生菌排名第一,國人一年在購買上總共花費近50億;

位居第二的樟芝、酵素、膠原蛋白等金額也超過20億。

除了傳統食品形態,保健食品大部分都設計成膠囊或錠劑,符合現代人追求便利的心理。

然而,看準民眾對保健食品需求,詐騙不肖人士也抓準時機行不法手段。

今天,一起來看看可怕的保健食品四大詐騙陷阱。

保健食品詐騙陷阱一:謊稱具療效


保健食品和藥物概念不同。

《藥事法》規定,必須透過中央衛生主管機關認定可用來治療、減輕或預防疾病的藥物,才能稱為藥品。

保健食品只能做到一定程度的「生理調節」與「保健功效」,

不能宣稱有治療功效,否則即違反《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》。

保健食品詐騙陷阱二:假科學發現、權威證明

某些不肖業者製作詐騙保健食品廣告,

假借醫療機構、學術權威人士的專業形象,為其保健食品效用背書。

又或者假冒專業人士,使用「科學發現」、「實驗數據」等華麗詞藻誇大功效。

誘導不知情民眾對其保健食品功效深信不疑。

相關新聞:以為是真理、其實是謠言! 聽信假專家 將使你離事實越來越遠!

保健食品詐騙陷阱三:舉辦講座推銷產品

不肖廠商舉辦免費健康講座,

並邀請自稱「專家」、「教授」等學者人士至現場談養生。

在活動中安插保健食品廣告時間,

還找來自稱食用過保健食品的民眾現身說法推薦。

這類型的講座通常舉辦在公園,

詐騙目標鎖定年紀較大的老年人,

利用其崇尚健康養生的心態,誘使老人掏錢購買。

造成許多老人家將治病希望寄托在保健食品上,

甚至拒絕看醫生,對病情發展有嚴重影響。

相關新聞:老友買藥被騙上萬元..76歲爺爺全年臥底 親寫5萬字「防騙日記」

保健食品詐騙陷阱四:使用促銷銷售手段

保健食品只能做到一定程度的生理調節與保健功效,

因此,短期內感覺不出非常明顯的改變。

不肖廠商通常搭配促銷方案販售,誘使受害者一次購入一兩年份的保健食品。

使得受害民眾家裡堆了滿屋子的產品,

而跟隨指示長時間服用,卻也無法達到其供稱之效用。

提醒您,在購買保健食品時,務必要詳閱產品標籤,不要衝動購買。

購買之前最好事先詢問醫師意見,

了解此保健產品是否真的適合自己服用。

尤其老年人、慢性疾病患者、孕婦等更要謹慎以對。


近期防詐達人後台收到一名兒女的訊息,

小孩子很擔心家裡的長輩聽信謠言,購買了大量自稱具備療效的保健食品且深信不疑。

苦口婆心的勸導也起不了作用。

對任何事物都應抱持一定的懷疑,謹慎查證,

愛惜自己的身體,才能好好保護自己,別讓愛你的人擔心了!

若遇到任何不明訊息,都可以使用趨勢科技防詐達人免費進行辨識!


查看更多防詐小撇步:防詐達人部落格

 

手刀加入趨勢科技防詐達人

 

看更多>>
2020-05-26
謠言破解
網購Disney+、Windows系統超便宜?小心有詐!遊走灰色地帶的作業系統序號風險全解析


網路購物日益發達,購物平台上已經是「什麼都賣、什麼都不奇怪」了,除了日常用品、生活雜貨之外,越來越多賣家也在網路平台販售虛擬的產品或提供無形的服務,像是許多超低價Windows作業系統、Disney+帳號和軟體序號。但你知道這些商品都是鑽著法律漏洞而生的嗎?那究竟又會有什麼風險呢?

點開蝦皮購物,已經可以買得到虛擬的帳號和作業系統序號。有的賣家將電腦作業系統以低於市價數十倍的價格吸引消費者,卻無法提供確切來源;有些作業系統雖然宣稱合法,實際上卻是遊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帶,把買到問題商品的風險轉嫁到消費者身上。你有沒有想過,在這些非官方平台上取得的帳號、序號、作業系統、軟體等,可能會有什麼樣的疑慮呢?

那些你想得到或想不到的商品

網路上可以買到的商品比你想像的多更多,許多虛擬的服務都深受歡迎,例如以下幾個類別:

熱門網購第一類、帳號

社群媒體:Facebook、PTT…...

影音平台:Disney+、YouTube Premium、Netflix、Spotify…...

成人網站:Pornhub…...

交友軟體:JustDating…...

遊戲平台:Nintendo Switch Online

熱門網購第二類、序號

作業系統:Microsoft Office、Windows作業系統

線上遊戲:Steam隨機遊戲、Minecraft、動物森友會......

熱門網購第三類、 代收/代儲值服務

淘寶、支付寶......

可能有問題的網購作業系統和帳號特徵

可疑一、不合理的價格

來路不明的帳號或軟體售價通常遠低於市場價格,讓人不禁懷疑,這價差是怎麼回事?

可疑二、沒有購買證明

有時候可能會有發票,但也不是官方的,沒有太大的證明作用。

可疑三、評價讓人懷疑

消費者可能會先參考網站底下的商品評價,但並不能完全相信。

例如同一個評論者,在短時間內重複留下相同內容、五顆星的評論,其真實性有待確認。

網購便宜作業系統、帳號和序號的疑慮是什麼?

疑慮一、品質沒有保障

從不明管道購買的帳號、軟體等,有些雖然標榜可先試用,但品質卻是參差不齊,帳號或序號可能買來一下子就不能使用了,就像先前防詐達人整理過Disney+相關詐騙手法,請參閱:

請參閱:漫威、迪士尼影迷看過來!Disney+也成為詐騙集團的目標,常見Disney+詐騙手法大公開!

又或者有些作業系統的來源可能是測試版本,當這個版本測試結束,可能就會不能使用。

不只如此,有的序號也有「重複販售」的問題,部分不肖業者重複販售同一組序號給不同買家,那出問題就是遲早的事情了。

近期甚至出現有人販售美國帳號(p.s.美國售價更低),以賺取更多利潤,而買家卻因為地區不符無法使用。

(圖片來源:臉書社團 Disney+新台灣討論區

另外,使用來路不明的帳號或軟體,可能會在出現問題時求助無門

因為不清楚帳號的來源,萬一最初用來購買此帳號的信用卡出現問題或是被盜用的,那消費者所買到的帳號也會跟著被影響。

在發生侵權、被停權等問題時,消費者沒辦法提出官方的購買證明,是很難捍衛權利的!

請參閱:假網拍?假遊戲序號?在家消費卻被詐騙集團盯上? 宅經濟隱藏風險、詐騙手法總整理

疑慮二、資安和隱私問題

有些影音、音樂平台因為有推出較優惠的家庭方案,許多人都會揪團一起購買,金額分下來比較划算。

這些方案的運作方式大多是同方案的所有人「共用同一組帳號密碼」,若是在網路上找陌生人合購,無法控制這組帳號密碼不斷外流,那帳戶的安全性就會大有疑慮。

其實不說帳號被濫用的問題,就算是熟識的親友,我想自己的使用紀錄隨時都被其他人窺探著,這種沒有隱私的感覺本來就很討人厭吧!

疑慮三、有違法可能

很多人都怕購買到盜版的作業系統,因盜版會違反著作權法,也可能衍生出其他的問題。先前防詐達人就有說明過可能和盜版影音網站有關的詐騙手法,請參見:

請參閱:國內最大影音盜版網站遭警方查抄,你知道盜版網站跟「詐騙」有甚麼關係嗎?

那麼可能就會有人好奇,難道網路上買來的軟體難道都沒有正版嗎?有的!

雖然如此,這些「正版」軟體在使用上卻不一定符合規範。

以Microsoft Office軟體為例,就有分三個版本:「家用版」「商用版」以及「教育版」等,這些版本代表不同的「授權範圍」,要有特定的身份才能使用,價格也有所差異。

有些便宜售出的作業系統可能是來自學校統一購買,賣家再偷偷拿去販售的。假設買家並非學生或教職員生身份,卻使用這個教育版的作業系統,就很有可能被微軟認為違法並追究責任的。

更多有關作業系統或軟體來源與授權範圍的說明,可參考這篇文章這篇文章

防詐達人還是在這裡呼籲民眾,請透過正當的官方管道購買影音平台服務、遊戲序號以及電腦作業系統,才能享有完整的品質保證與售後服務,也能避免誤觸詐騙陷阱。無論透過什麼管道購買帳號和序號,都要永遠保持警戒。當遇到不合理的價格、值得懷疑的來源時,都不應該貿然購買,也請勿心存僥倖心態,誰知道現在買了沒事,以後是不是也平安呢?


查看更多防詐小撇步:防詐達人部落格

 

手刀加入趨勢科技防詐達人

 

看更多>>
2020-05-22
謠言破解
這個不能吃、這個會致癌?不要瞎掰好嗎?食物假訊息退散!

line上面時不時會收到親友分享的資訊,可能是一長篇自稱醫師撰寫的文章;可能是以假亂真的警示圖片,又或者是謠言新聞報導影片。類似誤導人的「食物假訊息」總是一再捲土重來,你知道怎麼分辨這些訊息到底是真的,還是假的嗎?

來!首先看看這些新聞片段

網傳炸雞不能配薯條 營養師:亂講
吃泡麵會變木乃伊?營養師一次說清楚

食物假訊息(一):泡麵致癌

假訊息內容:

泡麵麵體添加很多防腐劑,吃多了會變木乃伊,還可能會禿頭

泡麵調味包含有許多化學物質,肝臟需要花32天才能完全解毒。

另外,調味包若加入攝氏100度沸水中,味精會變質產生致癌物

假訊息破解:

根據食藥署對食品添加物的規定,泡麵麵體是不能添加防腐劑的。

落髮大部分與內分泌失調、壓力大有關,跟泡麵引起的關聯性較低。

物質從腸道吸收後會先經過肝臟,肝臟解毒速度不太可能拖到32天。

調味料先加後加沒有太大影響!目前並沒有味精加熱到攝氏100度會轉變成致癌物質的科學佐證。

然而,泡麵營養不足,且調味包往往高鹽、高油、高熱量,

因此建議少放一點調味包,並且加入雞蛋、蔬菜、肉類讓營養均衡。

食物假訊息(二):吐司致癌

假訊息內容:

烤吐司會產生致癌物「單氯丙二醇」,光一片吐司致癌物就超標。

假訊息破解:

衛福部表示,報導中所引用的研究論文實驗樣本數過低。

相關動物實驗也無法證實單氯丙二醇的致癌危機,無法對此下定論,呼籲民眾勿過度恐慌。

食物假訊息(三):優格、水果要分開吃

假訊息內容:

優格和水果不行一起吃,嚴重甚至會造成感冒過敏。

假訊息破解:

優格配水果是非常好的食材搭配!

水果富含維生素C,可以幫助優格中的鈣質吸收;

而優格的益生菌,搭配水果中的膳食纖維,反而會讓優格中的有益菌發揮更好。

食物假訊息(四):螃蟹、柿子一起吃會中毒

假訊息內容:

螃蟹和柿子一起吃會出現嘔吐、腹瀉的情況。

因為螃蟹與柿子都屬於寒性食物,

兩者一起吃,雙倍的寒涼易傷身,嚴重一點可能會中毒。

假訊息破解:

螃蟹與柿子同吃確實不利消化,但並非食物中毒。

柿子富含單寧酸,而螃蟹富含蛋白質,

單寧酸容易與蛋白質凝結成塊,因此同時食用不易消化,

可能因此造成腸胃不適,與食物中毒概念不同。

食物假訊息(五):香腸、養樂多一起吃會致癌

假訊息內容:

香腸和養樂多一起食用容易致癌。

因為香腸含有「亞硝酸鹽」、「硝酸鹽」等成分,

而養樂多則含「胺類」,

兩者一起食用將會形成「亞硝酸胺」的致癌物質。

假訊息破解:

食藥署指出,香腸中的亞硝酸鹽、硝酸鹽成分主要是用來抑菌、防腐。

若依照規範用量使用,不至於造成健康危害。

即便與養樂多一起食用也不會造成影響。

但是香腸屬於加工製品,

其添加物、鈉含量通常都較高,也不建議經常食用。


關於食物的假訊息眾多,坊間甚至流傳有「食物相剋圖」。

若違反指示,不是會「中毒」就是吃了「必死無疑」。

其實大多數的食物相剋都起因於消化問題,並非真的與毒物有關!

若再度聽到這類型的傳聞,應仔細求證、詢問專業醫師,別自己嚇自己囉!

防詐達人提供即時查核功能,任何不明訊息、不明連結都可以使用趨勢科技防詐達人免費進行辨識!


查看更多防詐小撇步:防詐達人部落格

 

手刀加入趨勢科技防詐達人

 

看更多>>
2020-05-19
交友詐騙
帳戶被凍結? MT5投資? 就跟你說了這些是交友軟體詐騙,你還不相信!帶你走一遍交友軟體詐騙流程

近期越來越多詐騙藉由網路交友發生,尤其在對方噓寒問暖深入內心之後,對方提出的要求好像都變得很可信。其中在交友軟體詐騙中最常見的就是投資詐騙,我們在交友軟體上實測,就遇到看起來財力雄厚的詐騙者不斷強力推薦投資「MT5」,到底MT5是什麼?防詐達人為你解答,還一並送上常見的交友軟體詐騙!

看更多>>
2020-05-12
網路安全技巧
啊!我被騙了怎麼辦!後續怎麼處理?防詐達人告訴你詐騙補救措施!(信用卡詐騙)

防詐達人的存在是為了守護民眾,若遇到任何不明資訊、不明連結,可以在第一時間傳送訊息給我們,不用一分鐘就能夠為您進行查核。但若還是不小心受騙了,第一時間應該做些甚麼呢?有辦法可以補救嗎?跟著我們的腳步,告訴你這些詐騙補救措施!

看更多>>
2020-05-12
網路安全技巧
注意!IG大量色情釣魚軍團攻擊中! 你,也被攻擊了嗎?

最近IG遭到海量色情帳號機器人湧進,機器人一開始鎖定名人、KOL的貼文回覆煽情留言,近期則轉換手法,許多人發現自己莫名被標記到色情圖片貼文中。這到底是怎麼回事?你也被攻擊了嗎?今天,防詐達人帶你了解色情釣魚軍團運作模式,以及如何準備才能防範這波攻勢!

看更多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