謠言破解

2020-05-22
謠言破解
這個不能吃、這個會致癌?不要瞎掰好嗎?食物假訊息退散!
line上面時不時會收到親友分享的資訊,可能是一長篇自稱醫師撰寫的文章;可能是以假亂真的警示圖片,又或者是謠言新聞報導影片。類似誤導人的「食物假訊息」總是一再捲土重來,你知道怎麼分辨這些訊息到底是真的,還是假的嗎? 來!首先看看這些新聞片段 網傳炸雞不能配薯條 營養師:亂講吃泡麵會變木乃伊?營養師一次說清楚   食物假訊息(一):泡麵致癌 假訊息內容: 泡麵麵體添加很多防腐劑,吃多了會變木乃伊,還可能會禿頭。 泡麵調味包含有許多化學物質,肝臟需要花32天才能完全解毒。 另外,調味包若加入攝氏100度沸水中,味精會變質產生致癌物。   假訊息破解: 根據食藥署對食品添加物的規定,泡麵麵體是不能添加防腐劑的。 落髮大部分與內分泌失調、壓力大有關,跟泡麵引起的關聯性較低。 物質從腸道吸收後會先經過肝臟,肝臟解毒速度不太可能拖到32天。 調味料先加後加沒有太大影響!目前並沒有味精加熱到攝氏100度會轉變成致癌物質的科學佐證。 然而,泡麵營養不足,且調味包往往高鹽、高油、高熱量, 因此建議少放一點調味包,並且加入雞蛋、蔬菜、肉類讓營養均衡。   食物假訊息(二):吐司致癌 假訊息內容: 烤吐司會產生致癌物「單氯丙二醇」,光一片吐司致癌物就超標。   假訊息破解: 衛福部表示,報導中所引用的研究論文實驗樣本數過低。 相關動物實驗也無法證實單氯丙二醇的致癌危機,無法對此下定論,呼籲民眾勿過度恐慌。   食物假訊息(三):優格、水果要分開吃 假訊息內容: 優格和水果不行一起吃,嚴重甚至會造成感冒過敏。   假訊息破解: 優格配水果是非常好的食材搭配! 水果富含維生素C,可以幫助優格中的鈣質吸收; 而優格的益生菌,搭配水果中的膳食纖維,反而會讓優格中的有益菌發揮更好。   食物假訊息(四):螃蟹、柿子一起吃會中毒 假訊息內容: 螃蟹和柿子一起吃會出現嘔吐、腹瀉的情況。 因為螃蟹與柿子都屬於寒性食物, 兩者一起吃,雙倍的寒涼易傷身,嚴重一點可能會中毒。   假訊息破解: 螃蟹與柿子同吃確實不利消化,但並非食物中毒。 柿子富含單寧酸,而螃蟹富含蛋白質, 單寧酸容易與蛋白質凝結成塊,因此同時食用不易消化, 可能因此造成腸胃不適,與食物中毒概念不同。   食物假訊息(五):香腸、養樂多一起吃會致癌 假訊息內容: 香腸和養樂多一起食用容易致癌。 因為香腸含有「亞硝酸鹽」、「硝酸鹽」等成分, 而養樂多則含「胺類」, 兩者一起食用將會形成「亞硝酸胺」的致癌物質。   假訊息破解: 食藥署指出,香腸中的亞硝酸鹽、硝酸鹽成分主要是用來抑菌、防腐。 若依照規範用量使用,不至於造成健康危害。 即便與養樂多一起食用也不會造成影響。 但是香腸屬於加工製品, 其添加物、鈉含量通常都較高,也不建議經常食用。   關於食物的假訊息眾多,坊間甚至流傳有「食物相剋圖」。 若違反指示,不是會「中毒」就是吃了「必死無疑」。 其實大多數的食物相剋都起因於消化問題,並非真的與毒物有關! 若再度聽到這類型的傳聞,應仔細求證、詢問專業醫師,別自己嚇自己囉!   防詐達人提供即時查核功能,任何不明訊息、不明連結都可以使用趨勢科技防詐達人免費進行辨識! 查看更多防詐小撇步:防詐達人部落格   手刀加入趨勢科技防詐達人  
看更多>>
2020-03-26
謠言破解
時不時就捲土重來的「三地詐騙」、「三角詐騙」,再整理一次讓你知道!
最近因應疫情,民眾紛紛減少外出,不少公司也逐漸轉換成在家工作 (work from home) 模式。大家待在家的時間變長了,宅經濟也應運而生,使得在家消費的比例大幅提高,然而,詐騙不肖人士也悄悄登場了 !還記得「三地詐騙」、「三角詐騙」是什麼嗎?看了這一篇之後,我不准你再被騙了唷!   來看看「三地詐騙」真實案例: 「相機寄奈國」賣家被騙2.5萬 [詐騙注意] 愈買二手鏡頭奈及利亞網路詐騙 黑特 旋轉拍賣被騙兩萬塊!!!預防外國人詐騙全攻略ヽ(`Д´)ノヽ(`Д´)ノ   一、 「三地詐騙」   首先是鼎鼎大名的 「三地詐騙」,這種詐騙方式非常常見,並且有一套固定模式。 不肖份子會在中文購物網站上隨機找尋目標,以英文詢問可否購買商品,買家往往身在國外,並以溫情路線為走向,自稱是要購買商品給遠在另一個國家的親人作為禮物。 例如:身在「澳洲」,卻在「台灣」的網站買相機給住在「奈及利亞」的姪女、住在「馬來西亞」,卻想要買手機送給住在「巴西」的兒子做為生日禮物。 首先,這類型的溫馨故事走向往往是買家家裡經濟狀況不好,存了好久的錢,希望可以買個禮物送給遠方的兒女作為驚喜。 然而,他們在價格方面卻十分闊綽,幾乎不殺價,甚至願意支付高於市價的價格,再補貼一筆豐厚的運費金額,希望你幫他寄到指定的國外地點。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1Qhdx6yOR2w   如何破解? (一) 家裡經濟狀況不好卻願支付高額費用? 通常經濟狀況不好應該對於金錢會蠻在意的,不太可能願意支付高於市價的金額,而這一切阿莎力的動作背後,其實是在為後面國際轉帳、國際貨運程序鋪路。 歹徒取得信任後,便要求賣家提供帳號,希望可以使用國際轉帳。取得賣家帳號後,便回傳已轉帳的銀行假確認單到賣家的信箱,利用民眾對於國外銀行介面不熟悉的弱點,使得受害者一步步走向詐騙陷阱。 歹徒提供以假亂真之假護照資料,魚目混珠 若賣家相信歹徒已轉帳成功,真的到國際貨運 (例如:FedEx、DHL) 寄出手中商品,不但拿不到匯款,手中的商品也將落入歹徒手中,真的欲哭無淚!   (二) 送禮物卻買二手商品? 這一點可能見仁見智,不過都花了一大筆錢了,加上多支付的運費金額,幾乎是跟全新商品價格差不多,這樣有必要大費周章買一個在國外的二手商品,再要求寄到另一個國家這麼麻煩嗎? 而且大部分也沒有要求看商品細節照片,對於手機、相機這類型精密商品這麼隨便的購買,這一點真的是蠻詭異的! 總而言之, 下一次再碰到這樣「A地」在「B地」購物卻想寄往「C地」的狀況,就很有可能是遇到「三地詐騙」囉! 二、 「三角詐騙」 再來是前陣子鼎鼎大名的「三角詐騙」,一樣先來看看實際案例: 中國新詐術 三角詐騙台灣人 【哇潮】恐怖的「三角詐騙」!網購用LINE聯絡要當心   看準現代人多以Line或臉書私訊聯繫交易 ,詐騙不肖人士會一方面扮演「假買家」,取得真正網路賣家的匯款資料;另一方面則扮演「假賣家」,要求受害買家將貨款匯到真賣家的匯款帳戶。 真賣家收到貨款後即出貨,然而,拿到商品的卻是歹徒!真買家匯了錢卻沒收到商品,而真賣家不但損失貨品,還有可能收到負評甚至挨告詐欺!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ZnPDevPBA0w 疫情待在家的這陣子當然可以上網購物散散心,但是務必提高警覺,今天再帶你複習一次 「三地詐騙」、「三角詐騙」這兩種時不時就出現的可惡詐騙模式囉! 查看更多防詐小撇步:防詐達人部落格   手刀加入趨勢科技防詐達人  
看更多>>
2019-02-22
謠言破解
這群人最易上當!詐騙受害者 大學生佔五成
你有接過詐騙電話嗎?收過詐騙訊息嗎?詐騙事件在台灣頻傳,甚至變成另類「招牌」,台灣人彷彿每一位都被訓練成 FBI 警員,只要接起未顯示電話,聽到一兩句可疑台詞,大概就能認定一通電話是不是詐騙了。 常見詐騙台詞不外乎—— 「你的小孩被我綁架了,交出錢來!」 「不好意思,你在 XX 商城訂購的商品,我們誤植成 1200 份,請提供信用卡資料,否則將全數扣款。」 「哥哥,最近過得好嗎?雖然我們不認識,但能不能幫我買個遊戲點數,一定會還你,就知道你對我最好了!」 看到以上這些話術,你一定在心裡默默想說:「這一看就假的,怎麼可能被騙?」不過,就是這個心態——我怎麼可能被騙——最容易讓你在不知不覺中上了詐騙集團的鉤。     根據警政署 2017 年統計,近兩年受騙人數多達 3 萬 6 千多人,而光是大專院校學生就佔 50% 左右,也就是 18 - 23 歲的族群。這則數據顛覆了我們一般的直覺,以為最容易受騙的可能是年紀較大的民眾,而年輕人不是應該接收較多資訊、反應較靈敏,也許比較不容易上當嗎?事實不然,反而就是因為這些原因而成為最多數的受害者。   年輕人主要容易被詐騙的手法是「網購需解除分期付款,並至 ATM 進行操作」。詐騙集團謊稱網購付款有問題、訂單品項錯誤或數量錯誤,不少學生受騙的損失金額為 5 千到 1 萬多元。另外,也有遊戲點數、臉書社團拍賣的詐騙案件   警方分析年輕人因為常用免費通訊軟體講電話、傳訊息,加上 FB 和 LINE 的帳號密碼習慣用同一組,容易被盜用,讓詐騙集團有機可乘。(實用 APP 推薦:密碼管理通)   若是不幸被詐騙「遊戲點數」,可向警方提出「點數凍結」的申請。刑事局為防止遊戲點數淪為詐騙集團洗錢的管道,自 2014 年起,陸續與遊戲點數業者建立「點數凍結」機制。因此提醒民眾,如發現疑遭詐騙情事,請儘速向警方報案,遊戲點數公司將協助凍結遭詐騙點數,待司法機關判決確定後,民眾可向遊戲點數公司申請返還。   查看更多防詐小撇步:防詐達人部落格   點此手刀加入防詐達人
看更多>>